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扰?眼睛又干又痛,脾气还特别暴躁;或是嘴巴里反复长溃疡,心烦得睡不着觉;又或者明明吃得多,却总感觉饿,还伴随着口臭便秘……其实,这些都是身体“上火”在拉响警报!别担心,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智慧里,藏着7个自带“灭火”功能的神奇穴位,每天花几分钟按揉,就能轻松扑灭全身之火,快跟着学起来! 一、太冲穴——扑灭“肝火”的急救站 肝火旺的人,就像被点燃的爆竹,一点就着!不仅动不动就发脾气,还会出现目赤肿痛、眼睛干涩、口干口苦的症状,甚至头胀头痛、两胁胀痛。这时,太冲穴就是你的“灭火器”!太冲穴位于足背,第1、2跖骨间,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。它是肝经的原穴,按揉此穴就像给熊熊燃烧的肝火浇了一盆凉水,能疏肝理气、清肝泻火。每天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,力度以稍有酸痛感为宜,每侧按压3 - 5分钟,坚持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情绪更平和,眼睛也明亮了许多! 二、劳宫穴——熄灭“心火”的清凉扇 心火旺时,就像心里揣了团火,心烦气躁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还容易出现口舌生疮、小便黄赤等问题。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,专门对付心火!劳宫穴在手掌心,当第2、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,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。闲来无事,双手对搓劳宫穴,或用拇指按压,每次3 - 5分钟,可起到清心泻火、除烦安神的作用。睡前按一按,让你告别心烦意乱,睡个安稳好觉! 三、内庭穴——扑灭“胃火”的降温剂 胃火旺盛的人,仿佛有个“无底洞”胃,吃得多饿得快,可伴随而来的却是胃脘灼热、牙龈肿痛、口臭便秘,口腔溃疡也反复找上门。内庭穴,正是祛除胃火的“高手”!内庭穴在足背,第2、3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它是胃经的荥穴,按揉内庭穴能清胃泻火、通经活络。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点按内庭穴,每侧3 - 5分钟,坚持一段时间,胃舒服了,口气清新了,连食欲都变得正常啦! 四、然谷穴——降“肾火”的滋阴妙穴 肾阴虚导致的虚火,就像身体里的“慢性小火炉”,让人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,还伴有咽干口燥、腰膝酸软、眩晕耳鸣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然谷穴,能滋阴降火,给身体“降降温”!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缘,足舟骨粗隆下方,赤白肉际处。它是肾经的荥穴,按揉然谷穴可以滋肾阴、退虚热。每天用拇指按揉然谷穴,力度由轻到重,每侧3 - 5分钟,让你告别虚火缠身,浑身轻松! 五、大陵穴——清“心包之火”的守护者 心包经有火时,常常会出现胸闷、心悸,掌心发热,面红目赤,舌绛而干等症状。大陵穴作为心包经的原穴,能有效清除心包之火!大陵穴在腕前区,腕掌侧远端横纹中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用拇指按压大陵穴,每次3 - 5分钟,可宁心安神、清心泻火,让心脏恢复平静,身体也不再燥热。 六、曲池穴——清“大肠火”的清道夫 大肠有火,肠道就像被堵住的管道,腹胀腹痛、肛门灼热,大便干结或下利不爽,排便时灼痛感明显。曲池穴,能帮你清扫大肠内的“火气”!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,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。它是大肠经的合穴,按揉曲池穴可清热解表、调和气血、清泻大肠火。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曲池穴,每侧3 - 5分钟,肠道通畅了,整个人都舒畅了! 七、支沟穴——清“三焦之火”的全能高手 三焦是人体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,三焦有火,全身都会“遭殃”!出现全身燥热、口苦咽干、胸胁胀满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结等症状。支沟穴,就是调节三焦的“金钥匙”!支沟穴在前臂后区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,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。按揉支沟穴能通调三焦、清热泻火、理气通便。每天用拇指点按支沟穴,每侧3 - 5分钟,让全身气机通畅,赶走一身火气! 按揉小技巧:按揉穴位时,力度要适中,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,不必追求过度疼痛。每天坚持按揉,效果更佳!当然,如果身体不适症状严重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学会这7个“灭火穴”,从此和内火说拜拜,养出健康好身体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炒股配资服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