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、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,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,我们按照中医传统的理论和诊疗方法,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总结归纳为3种主证和6种兼证,赵医生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。
图片
中医辨证凸显治疗优势近年不少证据表明,慢性荨麻疹是主要由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导致的皮肤病,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关系密切,属中医“瘾疹'范畴,客观而言,本病系内、外共同作用引发,内因比外因更为重要。对此《内经》早有明确论述:“风雨寒热,不得虚,邪不能独伤人”。
而对于调整机体内部许多方面(主要是免疫等)的失调或紊乱,中医在这方面则优势明显,通过辨证论治,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,乱则和之,利用天然中草药多靶点、多层面的作用,达到调整阴阳、气血,祛除致病因素,使阴阳平衡,气血调和,则外因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,相应症状也就得到缓解或治愈。
关于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,一般分为四型,即风寒束表症、风热犯表症、胃肠湿热症、血虚风燥症。临床上对于慢性荨麻疹的辨证,我们可按照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辨证,然后进行归纳,共形成3种主证,7种兼证,可操作性强按照这些证型遣方用药,取得了良好疗效。
1.风湿热蕴肤证主证:好发于青壮年人,风团反复出现,痛痒,舌质红,菩黄腻,脉滑。基本方药:浮萍、蝉蜕、防风、黄芩、栀子、益母草、厚朴、白鲜皮、地肤子、通草等。
兼肺卫不固证:中年以上多发,伴有乏力,易感冒,形体瘦弱或虚胖,动则心悸,脉虚或弱。宜基本方加生黄芪。兼卫阳虚弱证:风团夜晚多发,畏寒怕冷,平素感冒多,形体瘦弱,面色不华,舌质淡,脉弱。宜基本方去蝉蜕,浮萍,加生黄芪、制附子、桂枝等。
图片
2.血虚风恋证主症:多发于中年以上妇女。临床表现为风团,瘙痒,面色黄白不华,月经量少,心悸乏力,头晕健忘,少寐多梦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基本方药:荆防四物汤。兼卫阳不足证:畏寒怕冷,手足不温,易感冒,常鼻流清涕,或冬天易生冻疮,面色晦而无华。宜基本方加生黄芪、制附子、桂枝。
兼肺卫不固证:易感冒,常鼻流清涕,动则心悸汗出。宜基本方加生黄芪、炒白术、炙甘草生姜、大枣。
3.营卫不和证主症:多见于青壮年人,风团反复发作,长期不愈,除风团、瘙痒外,其他无明显不适。舌脉如常。基本方药:桂枝汤加白鲜皮、地肤子等。兼血虚者加当归;兼气虚者加生黄芪;兼内热者加栀子等。
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找到内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,如果大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给我留言,我会为大家解答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服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